【返回首页】
甚至保持谨慎乐观。因为关税导致的输入性通胀迹象在6月已出现。哈耶克的经济规律让我们有理由保持对中美战略博弈的谨慎乐观。中长期对中国来说,底层逻辑也愈加清晰。中国发展、中美竞争相关领域没有捷径,一切最终落实到硬实力。
当然,战术上,短期我们可以与美方博弈,短中长期的合作协调也必然客观存在。但大趋势主轴——霸权国对后来居上者的猜忌、不信任、充满焦虑的预防性行动——仍是不以我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。
这种博弈,有时不仅仅是充满不确定和不稳定,而是充满随意性、令人沮丧乃至难以理喻的波折反复,可能是我们必须学会长期共存的一种客观存在。他就是这样的领导人,他下面的团队无法像滤波器那样滤掉杂波,只会将其放大。当然我们因此也会看到更多自我抑制的东西。有人说我们不需要“战忽局”,因为美国人自己搞了一个,专门忽悠他们自己的决策核心,最终结果会让他们付出惨重代价。
在此过程中,除了观察,我们要做好各种防冲击准备,同时维持稳定持久的心性认知,不要被人像拗钢丝一样弄疲惫认输。认准一条道路,对方愿意有所缓和,在不影响、不改变我们原有大战略方向的情况下,选择性地吸纳利用。没必要人为搞僵,更没必要因阶段性变化做之字形折返。相信历史最终会给出让大家都满意的结果。今天就讲到这,谢谢大家。